谈 学 习
  • 发布人:bgsh
  • 发布时间:2014-11-03 10:11

谈  学  习

46期县级班 毛浩

常言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从一出生开始学走路、学说话、说认人认字,到后来学政治、学技能、学做人、学做事,学习我们是一辈子离不开的。生活中到处都是学问,相对的学习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在学习看书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查阅相关的资料,收获就会大不一样。不注意学习的态度和方式方法,就会闹笑话。我在生活读书学习的时候,就犯过几个让自己一想就脸红心跳的错误。

小时候喜欢听相声,当时有个相声大家叫马三立,单口对口相声都说得相当精彩。多少年我都对他的名字很不理解。为什么?小时候古文底子薄,上小学的时候文革刚结束,家里收藏的一箱子漫画全是“批林批孔”、“砸烂孔家店”的内容,导致我从小对孔子有很大的恶感,对他所倡导的儒家经典自然也一直不屑一顾。所以缺乏一些基本的国家常识。现在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名字的来历。什么叫三立?即儒家所谓立德、立功、立言。“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也被儒家称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胡适曾将“三不朽”称为“三W主义”。“三W”不是我们常说的“whenwherewho”,这是小说三要素,而是指英文“Worth”、“Work”、“Words”,这三个词的涵义与“立德、立功、立言”相近。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一般认为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真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人,分别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王文成公王守仁和曾文正公曾国藩(半个)。孔子不必多说,王守仁,又叫王阳明,蒋介石最佩服的古人。现在大家对他也多有了解。而曾国藩更是近代人所推崇。毛泽东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公。” 这个三立,看起来简单,内涵丰富,起名字的人有学问,对孩子的期望从名字中就看出来了。问题是,从小到大,我曾经多次笑话马老人家的名字。我认为这是“立即立刻立马”的意思!好惨,丢人丢到家了。
    再说个看书的故事。小时候看红楼梦,很奇怪作者把生活的一些细节都写得尤其详细。例如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贾母带她去妙玉修行的庵里喝茶。--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锺,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便吃了半盏,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一度认同刘姥姥,人家说得有道理,请人喝茶泡得没有茶滋味,一点诚意也没有。后来才明白里面的门道,也就知道小说中为什么众人发笑了。贾母为什么不吃六安茶?小说中有所提示,“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六安茶是绿茶,俗称六安瓜片,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贾母是饮茶高手,深解茶性,“吃了酒肉”之后油腻太重,倘若饮了绿茶容易停食、闹肚子。所以,精于茶道的妙玉在旁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而老君眉,属于发酵的红茶中的一种,其品质特点是汤色深色鲜亮,香馥味浓。而红茶是养胃的。这是清代颇为时兴的茶叶,时人又称此茶为“寿眉”。所谓“老君”者即“寿星”也。妙玉为贾母一行人备下的“老君眉”,既有茶理上吃油腻不宜饮绿茶的原因,同时也有恭维、讨好老祖宗的意思,一举两得,说明她不仅擅于茶道,而且也聪明乖巧,格外会招人喜爱。短短一段话,既说明了一群人的身份和生活层次,又把妙玉的心理旁敲侧击予以明示,让人不得不佩服曹雪芹的写作技巧。

还有一次上在上大学的时候去省博物馆,看到玉文化展厅里摆着一排器物,下面有“玉壁”、“玉环”之类的注解。看来看去都是一个圆圈套一个圆圈,模样都差不多,当时很不理解,大小相近、模样相仿,凭什么这个叫“玉壁”而另一个就叫“玉环”?后来有机会听了中国地质大学郭颖老师的介绍,才知道古代对器物的分类有着明确的规定。《尔雅·释器》载:“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什么叫肉?就是玉器周围由玉质构成的边;什么叫好?中间的孔就是好。也就是说,壁、环的分别是由内圈直径大小与器物壁的比例而来的。而壁和环的用途区别就更大了。仅仅壁就按照国王、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分别有不同的形制,按照适用场合其大小也不一样。这些东西在古代都是常识。而当时,我在博物馆里都没有查到详细的区别,讲解员含含糊糊一句“用途不一样”就把我打发了,让我糊涂了好多年。在古代甚至是近代这些还都是常识,而现在却成了专业知识。《三字经》在原来都是私塾先生讲的,现在却需要大学教授—还得是季羡林的学生—在电视上讲解。我们对老祖宗的知识和财富如此不珍惜,数典忘祖,徒令外人耻笑。曾经看过一句话:“崖山之后无中华”,未必正确,却令人深思。

人非生而知之者,曾经的无知是挺尴尬的,可只要我们不放弃学习,就会一直在进步。昨天的无知也就会成为明天学习的动力和基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