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随感
  • 发布人:
  • 发布时间:2016-05-31 16:01

  第49期县级班 张艳春

  我已是第三次踏进这片红色的土地了,每一次都是怀着崇高而激动的心情,每一次都收获着感动和挚情。蒙山高,高不过沂蒙姐妹心志弥坚;沂水长,长不过沂蒙军民鱼水情深。历史不能忘记,回想当年峥嵘岁月,深受教育。这是一次涤荡心灵之旅,净化灵魂之行。一路走来,我们聆听了临沂市委党校陈燕红老师关于《弘扬沂蒙精神,锤炼坚强党性》的专题报告,先后赴沂南沂蒙红嫂纪念馆、莒南沂蒙根据地群众工作展馆、刘少奇在沂蒙纪念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蒙阴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等教学点进行了现场教学,重温了那段艰苦而又激情的革命岁月,伟大的沂蒙精神再次让我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一、对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升华
  沂蒙是革命老区,是一片奉献的红色热土。革命战争时期,诞生了沂蒙六姐妹、沂蒙红嫂等无数英雄的革命儿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以厉家寨为代表的“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好例”;改革开放时期,又打造出了全国最大的市场集群——“临沂商城”,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和“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是沂蒙人民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本色,集中体现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军支前。全区420万人中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120多万人参加支前,10万多名烈士英勇牺牲。开拓奋进,是沂蒙精神永恒的主题,体现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是沂蒙人的重要特点和秉性。光荣勤劳的沂蒙儿女在翻身求解放、求自由中不停地求索,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于冒极大的风险支持革命、参加革命。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特殊品格,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贫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沂蒙人民含辛茹苦、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体现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坚守道义、耿直忠贞的价值取向。这一切,孕育了沂蒙精神,催生了沂蒙精神不息的生命力,推动着沂蒙精神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体现了沂蒙精神党群血肉相连、军民鱼水相依、党政军民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精神特质。实践证明,我们党只有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赢得民心,才能获得更加持久的政治生命力。
  感悟革命英烈先辈的大爱奉献,传承沂蒙精神的厚重内涵,让我再次领略到:伟大的沂蒙精神诞生于血与火的战争年代,成长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中进一步升华。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沂蒙精神融革命传统和时代精神于一体,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丰富发展新的时代意义,成为了激励沂蒙人民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了全党全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支柱。
  二、对党的群众工作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和团结群众的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抗日战争之初,山东还没有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一兵一卒,到1945年发展到20余万人,靠得是什么?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铁心向党,一如既往,或倾其所有,举家支前;或参军参战,血洒疆场,其行动自觉哪里来?此次的临沂之行,让我由衷体会到,这些都来源于我们党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我们党的这一法宝,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在当今更应发扬光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那艰苦的年代,无论是党的高级干部,还是基层党的干部,都始终牵挂着百姓的冷暖、群众的疾苦,他们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一心一意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参观中,我了解到时任中共山东分局书记的朱瑞,俯下身,挽起犁缰,与群众一起劳动。《山东八路军拥政爱民公约》第五条规定:“不让马啃树皮,把群众利益当作自己利益”。各级干部纪律严明,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心连心。正是这种血浓于水的真挚情感影响和感动了广大人民群众,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也才有了支前队伍车轮滚滚、家家有红嫂、村村有烈士、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景。
  少奇同志曾告诫我们:“党是无产阶级和群众的儿子,群众和无产阶级是共产党的母亲;……所以,我们的党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要与劳动群众结合起来,依靠自己和群众,依靠自己的阶级。……我们脱离了母亲——群众,就会同希腊神话中的安泰一样,随时可被人勒死。这个观念就应该在我们党中坚强地建立起来。”少奇同志把群众比喻成了母亲,多么深刻而准确。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根植人民,造福人民,我们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三、学习沂蒙精神,干好本职工作,做合格的党员民警
  学习弘扬沂蒙精神,最根本、最主要的是要将沂蒙精神贯彻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传承发展,不断赋予沂蒙精神新的时代内容。联系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公安战线的党员民警,我们一定要把伟大的沂蒙精神学习好、传承好、发扬好,立足本职,在争做合格党员上率先垂范、勇于争先。
  要弘扬沂蒙精神,筑牢忠诚之魂。“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成就了沂蒙精神的忠贞之魂。我们必须突出忠诚为本,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围绕“受教育、强党性、当先锋、促发展”主题,集中开展“如何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大讨论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民警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着力打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忠诚警队。
  要弘扬沂蒙精神,练就为民之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为群众做事,首先是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看家本领。我们必须坚持“聚焦能力抓队伍”,重点强化反恐处突、应急指挥、规范执法、新媒体应对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深入开展岗位练兵和业务技能比武竞赛,不断提升党员民警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和执法水平。
  要弘扬沂蒙精神,深怀爱民之心。民心所向才是政绩所在。我们必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进一步创新推进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深入推进“问题整改落实年”活动,大力深化警民恳谈、向人民汇报工作、开门评警、在线访谈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拉近警民距离,以警心换民心,把党的群众工作落到实处。
  要弘扬沂蒙精神,恪尽安民之责。安居乐业是百姓对公安工作最大的期盼。我们必须突出公安主业,深入推进打黑除恶、打孔盗油等系列专项行动,全面强化社会治安巡逻防控,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力保证社会治安和谐稳定,着力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公安工作赢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
  要弘扬沂蒙精神,多办惠民之事。公安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我们必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进一步优化公安执法服务,扎实开展治理“庸懒散”专项活动,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预约延时服务,狠抓派出所接处警、户籍、出入境、车驾管等窗口服务群众工作,全力促进警务工作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要弘扬沂蒙精神,善谋用警之策。凝聚警心,众志成城,是公安机关守护百姓公平正义、推进公安事业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我们必须大力倡导“剑胆琴心”理念,落实“家庭式经营队伍”要求,突出人文关怀,科学用警,落实好民警医疗、保险、体检、大病救助等惠警政策,不断凝聚警心、激励斗志,为推动公安工作永续发展提供不竭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