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期中青班 翁秀明
近日读到一则小故事,说的是一个叫乌斯曼的老陶工,制作的陶器精良,在全国非常受欢迎。乌斯曼老人百岁生日时,全国各地的陶业工人都来给他祝寿,并要求他把做陶的秘诀说出来。乌斯曼老人摊开两手笑着说:“做陶所选的泥土,和泥、造坯、上釉、烧制,我和你们一样,没有什么可说的。只有一件事可告诉诸位,就是我自16岁起做陶工,多年来一直热爱这个工作。无论是给帝王做一只细花瓶,还是给农民做一个提水用的粗瓷瓦耀,都是按照一定的工序,细心制作。绝不因为精瓷瓦罐是给帝王使用而更加用心,也不会因为是普通百姓使用而偷工减料。如果说做陶有什么秘诀的话,那么这可能就是我的秘诀了。”
读罢这则小故事,感触颇深。任何时期的任何一个行业,都不乏卓有建树者出现,成为行业的翘楚。人们在感叹他们辉煌业绩的同时,总想探知他们成功的秘诀。抛开行业技术因素和时代背景的考虑,这些秘诀的背后,总有一种精神的力量。在乌斯曼老人身上,这种精神突出体现为坚守、严谨、淡定。
乌斯曼从16岁开始做陶,到了他一百岁的时候,他仍然热爱做陶工作。这种感情上的职业坚守是值得称道的。你可能是怀着职业的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但形形色色的人,可能会让你辗转反侧;大大小小的诱惑,可能会让你迷茫纠结。在这种境遇下,激情可能被磨灭、斗志可能被消解。这个时候,应该想到乌斯曼老人的做陶秘诀,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热爱你的工作。我们应当寻求工作的乐趣,当工作成为一种乐趣,乐趣成为一种习惯,才能永葆工作热情。
乌斯曼做陶时,无论是给帝王做一只细花瓶,还是给农民做一个提水用的粗瓷瓦罐, 都是按照一定的工序,细心制作,这种严谨的职业精神是值得佩服的。我们的工作也由一个个环节构成,那些看似不重要的环节往往也能决定着工作质量。今天你可能为了省时、省力、省事简单办结一件工 作,明天你恐怕就要为此付出数倍的精力去弥补。更可怕的是,如果形成习惯,或许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乌斯曼作为一名陶器制作者,其服务的对象可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普通的黎民百姓。他秉持的工作态度是,绝不因为细花瓶是给帝王使用而更加用心,也不会因为粗瓷瓦罐是普通百姓使用而偷工减料。这种淡定的工作品性,也是值得深思的。成功不是挑拣来的,而是通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的。像乌斯曼这种淡定的做陶人,则因为一件件陶器制作的沉淀,累积了精湛的技术和灵巧的思路,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登上做陶业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