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党性教育主题化。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重新规划设计了党性教育课程,通过开设党建专题课,组织学员到刘集党支部等革命旧址重温入党誓词、到山东省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台儿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等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党性教育活动,真正将党性锻炼贯穿到教学全过程,把党校办成党员领导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
二是课程设计多样化。打破原有相对单一的教学模式,根据各类培训班的具体实际,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课程设计模式,通过师生交流会、学员论坛、分组研讨、联欢会、体育比赛、外出考察、区情调研等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营造出积极上进、活泼有序的浓厚学习氛围。
三是教学方法灵动化。进一步深化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教员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对主体班次培训班学员要求结合所学内容和区情热点,完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毕业论文,既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科学正确的思路措施和推进工作的实际能力,也为各部门单位提供宝贵的调研资料。近期举办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展了学员上讲台、十分钟推荐书目、区情调研、外出考察、撰写调研报告和毕业论文、中国梦演讲比赛、爱心捐款、“沂蒙归来话感悟”等系列活动,效果良好。
四是班级管理人性化。积极探索党校统筹管理、班委会自我管理、组织部跟班督学的管理模式。党校负责体验式教学、研讨交流、小组讨论等活动的组织及学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班委会负责班级日常考勤及班级其他文体活动的组织,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了管理质量。同时将教学计划、教学专题资料、理论学习资料等装订成册,方便学员在校期间学习研究。
五是学员考核常态化。创新学员考核办法,对学员在校表现全程跟踪、及时记录,并根据学员学习期间的日常表现和考核成绩进行结业鉴定,计入学员学习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