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基层党校诚信办学
  • 发布人:
  • 发布时间:2016-10-14 10:24
垦利区委党校 王富欣
 
在时代呼唤诚信,社会需要诚信,人民期盼诚信,党中央号召加强信用建设的形势下,基层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骨干的学校,如何根据上级要求和部署,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大力推进诚信办学,是每个党校人迫切需要深入思考并切实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从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全局出发,把诚信办学作为党校信用建设的基础工程
  信用,作为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道德规范,它不仅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需要。信用建设不仅包括政务信用、商务信用建设,同时,也包括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的信用建设。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教育诚信建设居于基础地位,处在关键环节。党校是全党培训轮训领导骨干和理论骨干的学校。党校教育在整个社会教育系统中地位突出,作用无可替代。党校的职能、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党校的诚信建设必须遵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从自身实际和行业特点出发,把诚信办学放在重要位置,作为基础工程,抓实抓好,并以此引领和带动其他方面的信用建设。
  二、立足党校实际,把诚信办学作为党校信用建设的重点工程
  信用建设同其他精神文化建设一样,也有其自身规律,也需要按规律办事。经验表明,任何单位和部门的诚信建设,要深入扎实地开展起来,卓有成效地坚持下去,都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路子。垦利党校的诚信办学也是如此,也应当立足自身实际,把诚信办学作为整个信用建设的重点工程来抓,锲而不舍,一抓到底。那么,党校的实际是什么?
  首先,党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是党委领导下的一个干部教育学校,是一个具有一定特殊性的事业单位。党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和科研,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阵地,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的主要渠道,是党员领导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党校的性质、职能、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党校的干部教育必须是诚信教育。所谓诚,就是通过党校教育,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忠诚于党的信仰,忠诚于党的理论,忠诚于党的路线,忠诚于党的事业。所谓信,就是通过党校教育,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信守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信守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信守共产党人对党的庄严承诺,信守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感知和认同。因此,党校应当把诚信教育作为教工人员的共同必修课,切实保证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其次,党校教育的诚信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诚信缺失现象。比如,有的人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方面,对“课堂有纪律、研讨无禁区”的原则理解不深、执行不力,在课堂、报刊、网络媒体及其他公开场合发表的言论和观点,未能自觉和完全做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这实际上是一种政治的诚信缺失。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它在人们的具体行为中,一般表现为对法律、制度、规范、规则、纪律、条例、秩序、程序乃至一些优良传统习惯的信守与尊重。不能自觉做到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一致,就是政治诚信缺失的表现。又比如,在理论研究和学术探索中,有的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不愿下艰苦细致的功夫,缺乏严谨科学的治学精神,科研成果粗制滥造,导致“学术泡沫”。有的甚至弄虚作假,沽名钓誉。这不仅失掉了党校学者的应有风范,也损害了党校人的形象,实际上是学术道德失范、学术诚信缺失的表现。还比如,有的人学风不浓,文风不端,学习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喜欢夸夸其谈,热衷于交际应酬,对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自觉,不愿联系实际,也不会联系实际。也有的人讲话、写文章、作报告说大话、空话、套话,内容空洞,形式花哨,华而不实,言之无物,言之乏味,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八股腔调。这实际上是学风、文风上的诚信缺失。上述种种诚信缺失现象表明,党校很有必要加强诚信办学,也应该切切实实地抓好教育诚信建设。
  再次,新常态下对党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中央和广大党员干部对党校工作寄予了更大的期待和希望;党校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这都要求党校的诚信办学必须有更大的力度和更多的作为。
三、着眼党校特点,把诚信办学作为党校信用建设的特色工程
党校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的学校,它的全部特点都来源于一个“校”字,取决于一个“党”字。党校姓党是其根本特点。党校教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主课,以党性锻炼为必修课,是其突出特点。党校是党的理论人才荟萃之地,是党的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教研人员在整个干部队伍中占有较高比例和较大比重,是其重要特点。以上三个鲜明特点,决定了党校的诚信办学必须重点抓好党校姓党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惟其如此,党校的诚信建设才能彰显自己的特色,独具自己的风采。
  坚持党校姓党原则,抓好党校姓党教育,就是要筑牢党校诚信办学的政治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再要求党校要坚持姓党原则,认真贯彻从严治校方针。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不同讲话中强调党校在干部培训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重点强调的是党校姓党,最核心的要求是坚持党校姓党,强调党校的教师姓党,学员姓党,教和学都是为了党。党校历届校委班子也一直努力贯彻党校姓党原则,狠抓党校姓党教育,把党校姓党原则贯穿于党校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各项工作,体现在课堂、讲坛、论坛、书坛、报刊等各个方面,同时还狠抓了党校姓党教育长效机制的建设,使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在党校形成制度和风气。这就为党校的信用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同时,也凸显了党校信用建设的鲜明特色。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主业主课,抓好用党的创新理论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就是要筑牢党校诚信办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曾经说过,科学的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力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学习、研究和宣传,使每个学员和教职工都能入心入脑并付诸实践,是党校干部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打造干部教育诚信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
  坚持从严施教,从严治学,抓好师德师风教育,就是要筑牢诚信办学的道德基础。打铁先要本身硬,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党校的教员要教育学员诚信,自己必须首先接受诚信教育,做到诚人者先自诚,信人者先自信。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员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操守、深厚的理论学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何以为人之师,干部的教育诚信又从何谈起。教员的诚信教育应当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是抓好政治纪律的教育,保证教员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努力做党的思想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二是抓好学术道德教育,保证教员自觉抵制学术腐败,坚持从严治学,努力做学风严谨、学养深厚、学德高尚的大家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