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县委党校与组织部门深入调研,系统谋划,按照“县级统筹、镇街实施”的工作思路,在教学阵地、师资队伍、制度管理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基层党校体系创建工作,强化基层党员党性教育。
一是健全阵地体系。按照统一标识、统一制度、统一教学设施“三统一”标准和工作机构、办学场所、师资队伍、职责制度、教学计划“五到位”要求,提升整合镇(街道)现有场所,打造规范化、标准化基层党校阵地。破除把基层党校建在办公楼上的固有认识,将县内中共刘集支部旧址、《共产党宣言》纪念馆等15处红色教育基地、59处新型农民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特色化、精品化阵地。
二是优化师资课程。将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学的主要内容,把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学内容,同时,传承红色革命传统,创新开设《<共产党宣言>及其当代价值》《从大王革命史看共产党人的成功之道》等特色课程,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能力。针对不同领域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县委党校牵头,统筹整合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组建政治理论、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技能素养、先进模范等5类师资库,为基层党校教育培训提供“菜单式”服务,方便基层择师选课。目前,已根据5类课程设置,组建了15支稳定的基层党校教师队伍。
三是典型引领带动。按照“打造一个、成熟一个、使用一个”的原则,稳步推进基层党校建设,不搞千篇一律的“快速复制”。在先行先试的3个镇上精准用力,打造典型,创建模式,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大王镇依托红色资源,积极探索建设“机关党群服务中心+《共产党宣言》纪念馆等5处党性教育基地+机关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农村党建研讨等6个班次+名师讲坛、书记讲堂、网络课堂、商圈联合课堂等7处课堂”的“1567”基层党校体系。目前已举办各类培训200余场,培训4200余人次。大码头镇依托农业产业基地,探索构建以党性教育为主体,以林业、畜禽、水产、蔬菜等6大产业为特色,融合周边镇(街道)20余处教学点的“1+6+N”基层党校体系。陈官镇构建了以镇党校为中心,5个党总支为工作站,51个基层党支部为教学点的“1+5+51”基层党校体系。目前已开展任职能力提升、党性教育、农业产业化等培训10期,培训11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