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区委党校“坚守党校初心 擦亮党校品牌”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
  • 发布人:
  • 发布时间:2023-07-14 14:47
7月13日,河口区召开“坚守党校初心 擦亮党校品牌”主题新闻发布会。河口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姜瑞祯通报了新校启用一年来品牌建设及各项业务工作开展情况。河口区委党校副校长杨玉惠出席本场发布会就河口区委党校在教学培训、科研咨政及对外办学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2022年以来,河口区委党校始终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积极打造“真理铸魂、红帆领航”党建品牌,将党建品牌贯穿于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主责主业中,擦亮培训、科研等特色品牌,提升党校办学治校质量,助推党校高质量发展。2023年1月,河口区委党校办学质量工作被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评为“优秀”等次。
一是坚持为党育才,打响“理响河口”培训品牌。河口区委党校始终坚持以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着力打造“理响河口”干部培训品牌,形成了“每三年轮训一遍科级干部,每年培训1次中青年干部和农村及城市社区主职干部、举办2—3次专题学习班”全域性大培训格局。新校自去年启用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0余期,培训学员6000余人次。推荐的课程多次在省市党校系统获奖。
二是坚持为党献策,打造“河言智库”科研品牌。科研工作是党校教学工作的基础,是党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口区委党校紧扣党之所需,聚焦河口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区“一极三区”重大发展战略,依托“一馆四基地”,发挥“河言智库”作用,积极构建“1+3”科研工作机制,推动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建立一支能钻研、会调研、出成果的科研团队,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建立三项推进保障机制,确保方向不跑偏,形成科研合力。近年来,完成东营市级以上课题40余项,发表理论文章100余篇,撰写的科研咨政报告获区主要领导签批30余篇。
三是坚持人才强校,塑造“红帆英才”育才品牌。近年来,河口区委党校坚持做好“三个结合”,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精干高效的教学、科研和管理队伍。引培结合育才。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优化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健全完善“一对一”导师制培养、跟岗锻炼、备课赛课等机制,出名品、上名课、创名师。专兼结合聚才。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加快构建“专职教师+领导干部+专家教授+乡贤能人”的师资库,常年保持200人以上,实行动态管理,打造一支“有能力、有水平、懂业务”的专兼职师资队伍。管评结合用才。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和课程评价体系,靠机制用人、用制度管人,加大对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多出教学、科研精品。
四是坚持服务基层,构建“红润基层”宣讲品牌。区委党校充分发挥理论宣传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依托“流动党校”平台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做到重大节点出声音、关键时段搭平台,擦亮了党校理论宣讲的红色品牌。突出队伍建设,强化宣讲引领。校内培养“先锋”,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目前宣讲骨干12人。校外挖掘“骨干”,依托镇街5所基层党校,定期对镇街党校、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等相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10名骨干力量培养成宣讲的“土专家”。新校启用以来,已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100余场次,受众7000余人次。突出课程开发,强化宣讲基础。聚焦“有力”,紧扣中心大局、基层实际做好课程选题,结合“三变”改革、区域社会治理、油地融合、生态文明等内容,开发课程6节,着力讲好中国故事、河口故事。聚焦“有用”,深入开展调研,结合不同领域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发《为共产党员画像》《有温度的民法典》《石油情怀》等课程,与时俱进丰富理论宣讲内容,真正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五是坚持一流标准,培育“工匠后勤”服务品牌。河口区委党校新校于2022年4月底正式启用,占地90亩,建筑面积1.6万㎡,建设有教学楼、报告厅、学员宿舍、人才公寓四个功能单元,配套餐厅、图书阅览室、篮球场等公共空间,可同时容纳600余名学员开展教学,达到县区级党校办学质量评估标准。立足打造全省县区级一流校园,积极探索后勤管理模式,立足实际,培育“工匠后勤”服务品牌。坚持以人为本,用好“四心”做好后勤保障。细化流程、安全管理等,规范服务用语,增强服务意识,提供贴心服务;完善健全各项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规定,广泛开展食品卫生知识教育培训,真正让学员吃得放心;组织开展食堂管理、服务礼仪培训学习等活动,为学员提供精心服务。定期组织电工、消防管理员等岗位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升专业素质,确保学员安心学习研究。